古渡纪事 >

曹雪芹祖父佚诗:楝亭曾宿西津渡

编辑:未知 时间:2015-05-12 浏览次数286 次

楝亭曾宿西津渡

——介绍曹雪芹祖父的一首佚诗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这是唐人笔下的镇江西津渡。待渡思乡,羁旅愁思,千古以来的迁客骚人,常常在西津渡这个南北冲要留下诗篇。

  清代重臣曹寅(1658~1712),是曹雪芹的祖父。他字子清,号楝亭、荔轩。曹寅与江苏镇江关系密切,据红学家、镇江人江慰庐先生统计,曹寅来镇江至少应有11次之多(江慰庐《曹雪芹· 红楼梦种种》66~70页黄山书社1998年出版)。曹寅不仅留有《江阁初起对金山》《金山围炉,凌虚僧见予句有喜色,作次示之》《题王南村〈剔焦麓铭图〉》等诗篇,金山寺玉峰下院绍隆寺内也留有篆额的《金山江天寺铁舟海和尚塔铭》及碑后题记并钤有“曹寅之印”“荔轩”的珍贵文物,足资证明曹寅和镇江佛教界关系密切。可天津艺术博物馆内现仍藏曹寅《宿避风馆》诗手迹也是写的镇江西津渡玉山寺,这就罕为人知了。

   这件文物是收藏家周叔弢先生捐献的。纵13厘米,横49厘米,大字行书。全文为:

槛下寒江百丈深,一龛侧塞雨涔涔。

道人自嗅香烟坐,童子能通水观心。

海若何求频闚户,修罗此际罢弹琴。

茫茫寄眼虫天外,已听云堂粥鼓音。

 

立轴署题“宿避凤馆”诗,落款曹寅,下钤“曹寅之印”(白文方印)及“荔轩”(朱文方印),与上述绍隆寺《塔铭·题记》后钤章全同。

这首七律也见于《楝亭诗钞》卷三,题为《夜雨宿玉山寺》。内容写严冬江畔景色,多用释典。典故文义深僻,不易于领会。需要简为注明以方便读者的有 ①道人:系佛教汉魏时传入我国时,国人对佛僧的统称。②海若:海神。古代扼海口有“海门”之称。此处移指大江之神。③修罗:佛家语中对强有力神略称“阿修罗。”④虫天:“虫”为远古对动物之总名。《大戴礼》言:动物有毛虫、甲虫等多类,以以如倮虫。故此“虫天”疑即是“人天”的另一代指。⑤粥鼓:据史载,宋代南方寺院供应僧尼之早餐为热粥,粥鼓指黎明时寺僧集众食粥的鼓声。苏轼《大风留金山(寺)两日》诗中有“夜半不眠听粥鼓”。     

发现这首诗的刘光启、云希正先生认为“玉山寺确切地点不详,从诗钞的编年顺序上看,曹寅这时已出任江宁织造”(刘光启、云希正《明义书札与曹寅墨迹》上海古籍出版社《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四辑,1980年版)

玉山寺是否即“避风馆”,在哪儿?

玉山,是镇江蒜山(即银山)伸向西北方向的馀脉,古时临江。“蒜山峰岭北,悬临江中”(南朝刘损《京口记》)。因为蒜山和金山对峙,所以元以来有“玉山、银山”之说。如为楹联家所乐道的片玉(难以对出下联的绝对)“铁瓮城西,金、玉、银三宝地”中的“玉(山)”,即此。它还被称为“中浮玉”(金山、焦山为东、西浮玉)。

玉山寺,较早见于成书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镇江人张莱撰写的《京口三山志》卷一“玉山寺,在西津渡口,为宋绍兴间所建浮玉亭故址……今为寺,其下为京江迎送公馆”。 1539年,明嘉靖十八年,日本使臣策彦周良来镇江,他在《入明记》中写道“又隔岸有小冈,冈上有小堂宇,曰玉山寺”。玉山寺肯定是在镇江了。

“避凤馆”在著名历史地理著作《北游录》里有记载:“至西津渡,瓜洲在其北,玉山据江骨立,江水汤汤,不风而怒。玉山寺之门一曰避凤馆”,学者谈迁写此时为顺治十年(1653年)。

“避凤馆”建设是在明末崇祯年间,侨居镇江的绅士李长科(1590?~1657)是兴化状元李春芳的曾孙,贡生出身,“长科悯风涛溺人,即在山下建避凤馆。僧长镜主之,其徒达己增造楼宇,往来江上者得憩息待渡焉”(《光绪丹徒县志》卷六)。避风馆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才完成使命,其功能转到救生会(昭关石塔旁)。

曹寅憩息此地,结合诗句节令及《曹氏家族年谱简编》(朱淡文撰,《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二辑文化艺术出版社),大概应为清康熙三十八年冬,即公元1699年底或1700年元月。这一年,他任江宁织造,镇江籍大学士张玉书在《驾幸江宁纪恩碑记》称为“管理江宁织造内务府三品郎中加五级臣曹寅”。曹寅单独来镇江金山寺,与僧人超乐(字法乳)洽印《箬庵语录》,并有诗:“瓦阁雪融处,寒江声悄然。偶拈一个字,似勘五宗禅。刻画难求是,精微次入玄。行持无间念,把笔已多年”。

玉山寺旧名玉山报恩寺,后来于“国朝康熙三十八年赐额今名” (《光绪丹徒县志》卷六),叫“超岸寺”,镇江民间叫“潮安寺”。当时奉康熙上谕“金山寺、避风馆二处一切丁银杂派等项豁免”,寺毁于太平天国起义战火。玉山在清光绪年间和陆地相连成滩,名玉山滩。1898年,镇江乡贤李恩绶、应子衡、何浚熙等5人偕画师金汉(回族)、陈鼐创作一幅《超岸寺览胜图》,上题:玉山之超岸寺即浮玉亭之遗址,有康熙三十八年所赐“宏开梵域”之御书匾额,观澜之亭,避风之馆 ……  今粥鼓声稀,龛灯焰冷……  。感慨寺院的沧桑变换。民国13年,超岸寺还兴办了镇江第一所佛学教育机构——玉山佛学院。避风馆的位置应该是今镇江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西北侧,毗邻市廛,遗址难觅,更很难让人体味“高处不胜寒”的意境了。

近年来,镇江西津渡文物保护工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被评“亚太地区文物遗产保护项目杰出奖”,笔者建议将曹寅的这首诗轴手迹翻刻进“西津渡碑廊”,以吸引更多包括红学迷在内的海内外游人,提高西津渡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

又记:《楝亭诗钞》同卷有《玉山僧院牡丹》“旧种知名贵,重台杂卉茵。紫衣端向晓,绀宇静移春。江露扶头重,山杯洗足频。闍黎 

将此意,欢喜供天人”。这首五律内容吟咏镇江玉山寺牡丹,借以赞扬僧院的清幽雅静,一尘不染。此作似写于康熙某年的春夏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