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
《全唐诗》《润州唐人集》中
与镇江有关的诗近2000首
仅宋朝时就有340余位诗人、词人
在镇江留下名篇
入选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文
江河交汇的镇江在城市中独占鳌头
其中关于西津渡也留下了很多笔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的家乡钟山和这里也只隔了几座山。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呀!什么时候才能照亮我回家乡的路呢?
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船到瓜洲时,见景抒情,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中所指“京口”,即今江苏镇江。
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有名的长江渡口。对面是北方大运河的入口,南来北往都得从这里过,是“吴楚要津,七省粮道,漕运咽喉”的兵家必争之地。
作者当时正身处与西津渡隔着滚滚长江的瓜洲渡。在瓜洲渡,他写下了对钟山故居的回望和依恋,表达了希望早日功成身退、辞官归家的迫切心情。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斜月朦胧江潮正在下落,对岸星火闪闪便是瓜洲。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镇江西津渡小山楼客栈,张祜临窗而立,望着眼前滚滚的长江,他感到了疲倦,一股空乏之感陡然袭来,他用一首七绝《题金陵渡》记录下自己的心情。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孤傲和失望中张祜走向西津渡,从此寄情山水,与友相伴,与诗为朋,西津渡留下了夜空下诗人孤独的背影,留下了那首唱绝千古的题壁诗。
西津渡成全了张祜,张祜也成全了西津渡。这里依山临江,风景峻秀,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踏足此地,留下了众多千古传颂的辉煌诗篇。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西津渡西侧的京江亭旁,杜秋娘的一首《金缕衣》成为《唐诗三百首》的压卷之作。杜秋娘是镇江人,自小能歌善舞,凭借着美貌与才情,她被唐宪宗封为秋妃,在宫中历经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代皇帝,晚年的杜秋娘因政治斗争被削籍为民遣归故乡。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告诉我们不要爱惜荣华富贵,一定要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枝头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一个深秋的午后,一位年轻的诗人在西津渡邂逅了杜秋娘,他就是杜牧。幼年时的杜牧曾观赏过杜秋娘的歌舞,无比倾慕,20多年后再见,昔日明眸善睐、舞姿翩翩的绝代佳人,已韶华不再、鬓发斑白。杜牧不由深深慨叹:“朝廷多事、人世沧桑。”他写下了著名的五言长诗《杜秋娘诗并序》。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世人因《金缕衣》而得知杜秋娘,也因《杜秋娘诗并序》而了解杜秋娘,她的美,她的智慧,她的爱与恨,都成为西津渡一缕清新独秀的诗魂。
今日的她只能独身静立在西津渡里,看人来人往繁华攒动。
长相思·铁瓮城高
【宋·秦观】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宋朝诗人秦观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三十六岁时曾经路过润州京口,写有《长相思》词一首,“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描绘了镇江的壮丽江山,抒写其不遇之感。
词中的蒜山渡就是西津渡,位于今云台山北坡蒜山一带,这里至今仍有一条小街名叫西津渡街。古代的西津渡商旅鳞集,船只穿梭往返。现在人们从矗立于山旁的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及条石铺砌的石级街道,亦可想象到昔日渡口那繁忙、鼎盛的景象。
瓜洲伊娄河棹歌(其一)
【清·于树滋】
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西津渡处于长江与大运河的黄金十字水道上,是连接江南江北的重要渡口。
清朝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道出了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观。
这条古街之上,有一条深深的车辙痕迹,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是古渡千百年独轮车来来往往的印记。
沿着这一条散发着时光气息的车辙,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那些推车人滴下的汗水,也依稀能看到他们奋力推车的身影,以及为生活而拼搏的坚强。
、
西津渡作为镇江历史上zui繁忙的渡口
大批漕船蜂拥而至,热闹非凡
帆樯如织,商旅如云
无数文人骚客也曾在此候船或登岸
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西津渡的古诗词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