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西津 >

【寻觅历史】被遗忘的"玉英贫儿院"

编辑:未知 时间:2015-05-14 浏览次数117 次

以大爱为名的镇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慈善情怀的城市,提起老镇江的慈善历史,很多人还会想起救生会、世界红卍字会镇江分会、普仁施诊所,这些由政府、商会或士绅组织创建的“大牌”。其实在一百多年前的镇江,那个民间慈善蓬勃发展的年代,镇江还有很多个人创办的小慈善机构,位于西津渡云台山上的玉英贫儿院就是值得说上一说的一个。

     
1842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占领镇江,高公书院被毁。西津渡附近的儿童上学很不方便。光绪年间,镇江富绅王西星的女儿年幼时十分聪慧,常到银山(云台山)上去读书。玉英长大后颇有才名,而且十分孝敬父母,王西星视同掌上明珠。玉英出嫁后,因婚姻不美满,寻短见早逝了。王西星悲痛万分,为了纪念爱女玉英,王西星出钱将云台山顶的财神庙计十三间房屋改造,创办了“玉英贫儿院”,专门收留孤儿和家庭贫困的孩子读书,自已承担全部费用,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小人堂”。
 

著名学者、诗人叶玉森在《镇江西门竹枝词》中写道:

曾上银山高处行,银山高处有书声。

抠衣直入贫儿院,不拜银神拜玉英。


玉英贫儿院创立后,一改当时相当一部分慈善机构以施舍、抚恤为主的做法,教养兼备,除读书外还着重于教授入院贫儿技能,让他们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自食其力。

在“玉英贫儿院”创办不到一年时间,丹徒县劝学所又借用银山元坛宫的三间房屋办起了“西三区简易识字学塾”。丹徒县劝学所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成立。总董赵宗抃。劝学所与丹徒教育会同设一处,办学经费合筹合资。当时,西津渡附近的儿童有了就近读书的两座学校。

无论是那些以慈善机构为名的街巷,还是像玉英贫儿院一样个人兴办的慈善机构,它们都是老镇江慈善发展的一个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