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西津 > 精彩活动 >

活动 | 中国船舶界的“活化石”杨槱院士,向西津渡捐赠专著及文献资料

编辑:未知 时间:2021-10-18 浏览次数590 次

金秋送爽,惠风和畅。10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槱先生的儿子杨思远和女儿杨世进,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领航文化工程研究院惠春教授专程从上海来到西津渡参观考察,并代表杨槱院士向西津渡捐赠了一批珍贵的签名版专著以及文献实物。


西津渡文旅公司董事长杨恒网接受了其现场捐赠,并向杨院士子女颁发了捐赠证书和纪念品。

 微信图片_20211018101907.jpg

杨槱院士子女杨思远(中)、杨世进(右一)

向西津渡捐赠文献资料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杨思远教授、惠春教授还就西津渡救生会未来在社会宣教、展陈策划、学术研究、活动开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同时也表达了未来对救生会和船舶工业的融合发展、建设的期望。


微信图片_20211018101911.jpg

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春、杨世进、杨思远


杨恒网代表西津渡文旅公司对杨槱院士及其家人的慷慨捐赠表示了感谢。同时,西津渡也将充分传承好、利用好、宣传好这批文献资料,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现一个伟大科学家和教育家的风采,呈现杨院士爱国敬业、淡泊名利、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微信图片_20211018101914.jpg


杨槱(yǒu),1917年出生于北京,籍贯镇江句容,他是我国船舶与海洋科技历史研究的奠基者,中国船舶设计学科的开拓者,是中国船舶界的“活化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12月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是新中国首位船舶院士。


微信图片_20211018101917.jpg

图为杨槱院士(来源于网络)


杨槱先生名字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孙炳文(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妇的养女孙维世的生父)起的,“槱”字,意为“聚积”,孙先生寄望这个孩子可以国为民发光发热,而杨槱先生自己对这个字的理解则是为了理想燃烧自己的生命。

无论是为国为民发光发热,还是为了理想燃烧自己的生命,杨槱先生都做到了。

十五岁那年,还只是一名高中生的杨槱,就写了一篇论文:《广东造船简史》。两年后(1935年),不满18岁的他,独自一人登上前往英国的轮船,考入格拉斯哥大学造船系深造。当时,中国积贫积弱,风华正茂的杨槱心心念念的就一句话:“学造我们自己的大船”。

留学时,学校要求在造船厂实习。在英国巴克来克尔造船厂,杨槱学会了焊工的手艺,不仅如此,从放样间到船体钢材加工间、再到铆钉作业台,杨槱学遍了造船的所有工种。

他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主动写信给当地的船厂,希望可以去参观,他利用每一个周末、假期,在各个船厂参观学习,见到了当时最发达的造船技术、设备以及各种精密构件。

1940年,顺利毕业的杨槱,谢绝英方挽留,立即购买了回国船票,在海上整整漂了近3周才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

回国后的杨槱正如“学造我们自己的大船”那样,将所学所得,回报给国家。先后任海军江南造船所工程师、海军青岛造船所工务课长、上海海军机械学校教务组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同济大学教授、造船系主任、大连造船厂委员会工务处长、镇江船舶学院(现江苏科技大学)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造船系主任等。

他是中国船舶设计学科的开拓者:

主持并参加设计《瀛州》号巡逻艇、15000吨自卸运煤船、5000吨近洋干货船、15000吨经济型远洋干货船等多型船舶;

主持并领导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海船稳性规范》,填补了中国在这领域的空白,推动了中国船舶稳定性的研究工作;

他是中国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船舶设计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对中国造船科学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中国船史研究的奠基者:

他撰写的《中国造船发展简史》,阐述了中国古今造船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兴衰成败之道;

亲自撰写了《近代和现代中国造船发展史》、《秦汉时期的造船业》、《郑和下西洋所用宝船的进一步探索》等多篇论文;

倡导和号召造船界应重视对中国造船史的研究,进而做到古为今用,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加速了当代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杨槱先生是我国船舶行业的第一位院士,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船舶海洋事业发展的的同行者与见证人,更是培养国家船舶人才的教育家,引领着“中国造船舶”,从凋零走向兴盛。在中国船舶制造业,杨槱先生的弟子遍布。在这个筑梦深蓝的团队中,走出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中国第一艘海洋石油钻探船设计师曾恒一院士、亚洲第一大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总设计师谭家华教授、中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总设计师朱继懋教授等一批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骄傲。


10月17日,将迎来杨槱院士105岁的寿辰,让我们一起致敬这位中国船舶的先驱、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