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纪事 >

《西津渡》:镜头内的镇江古渡

编辑:未知 时间:2015-05-07 浏览次数355 次

 这里曾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长江和运河在这儿交汇;这里曾是近代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英国人在这儿设立了租界;这里曾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摇篮之一,孙中山在这儿播撒过民主的种子;这里曾上演了无数感天动地的历史话剧,是镇江城市发展的缩影。

  ——这里,便是西津渡。

  近年来,这里作为影视基地,先后拍摄了《南京大屠杀》、《天堑·1949》、《潇湘路一号》、《血色沉香》等影视作品;现在,一部名为《西津渡》的三十集大型历史连续剧,正在镇江电视台和江苏卫视热播,吸引了镇江内外无数人的关注。

  《西津渡》中大量选取了我市西津渡街区的场景

  图/文 本报记者 戴慧

  十九世纪后半期,太平天国运动落下帷幕,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中国。清朝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积重难返渐显颓势。《西津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年代背景下:太平军将领冯旺福和女兵翠兰临危受命,去西津渡寻找“圣库”;而清军将领刘拓奉命尾随他们以消灭太平天国残余势力;英国人在西津渡意欲把控两江盐业;西津渡首富邵福生的女婿为报杀父之仇,联合他人一起对抗邵氏家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几股势力,围绕“圣库”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

  ■ 花絮

  《西津渡》

  中的镇江演员

  在《西津渡》的拍摄中,不仅大量出现镇江西津渡的景致,也出现了不少本地面孔:

  今年11岁的王正清(见下图)是剧组里年龄最小的镇江籍群众演员,喜爱表演的他实实在在过了把“戏瘾”。

 

 

 

  剧组的生活虽然辛苦,但不折不扣地演好角色,是王正清这次的最大收获。王正清的父亲王珏告诉记者,拍戏中让父子俩捏把汗的,是王正清单独表演一场给修庆送信的戏,“吴子牛导演亲自执导,小家伙就有点紧张。”王珏说,“后来还是吴导的启发和引导,让他慢慢进入角色,终于顺利完成了演出。”

  80后镇江籍青年演员项卉在剧中扮演一名青楼女子灵芝。此次能够参与《西津渡》拍摄,则是源于另一部描写镇江本土醋文化的电视剧《血色沉香》,在那部剧中,她出演反派女一号日本人千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津渡》出演,让项卉记忆尤深的,便是和蔡少芬的对手戏。“拍摄的时间不长,但感觉蔡少芬人特别好。”项卉说道。剧情中,因为怀疑项卉饰演的灵芝与自己丈夫苟且,在一家饰品店偶遇项卉的蔡少芬便对其冷嘲热讽,甚至怒而扇脸。为了拍好这段戏,蔡少芬主动与项卉讨论了许久,而在拍摄扇巴掌的过程中,因为蔡少芬不小心碰到了项卉,事后也跟她不停道歉。

  透过“圣库”这一主轴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尔虞我诈的商海争战,云谲波诡的辛亥风云,缠绵而沉重的男欢女爱……浓郁的镇江一带民俗文化,鲜明的镇江市井特色,便在其间扑面而来——

  《西津渡》展现的镇江本土人文气息浓厚,而著名导演吴子牛执导,黄海冰、王力可、蔡少芬、修庆、薛佳凝、顾海波等两岸三地当红青年影星倾力加盟,同样成为该剧的一大看点——

  西津渡承载着自唐朝以来1300多年的历史遗存,不仅被称为一部“活着的历史”,更是镇江的“历史文化博览区”。如今,古老的西津渡正在散发不可比拟的新气象——

  弘扬本土文化的《西津渡》

  自打电视剧《西津渡》在镇江电视台开播,年近60岁的老镇江马万顺就是该剧的忠实粉丝。“几乎每一集都能从角色口中听到‘镇江’、‘西津渡’,可算是扎实地给镇江做广告了。”马万顺告诉记者,剧中出现了不少镇江元素,比如河豚、锅盖面、西津渡的五十三坡等等。作为一个老镇江人,看到电视剧里镇江过去的繁荣景象,心里就特别有感触,“特别激动,也很骄傲自豪。”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我市著名作家庐山36万字的长篇小说《风雨西津渡》。“这里面描写的历史风雨,其实就是镇江历史上的一个片段,一幅画卷。”借由作者庐山个人知识经验与历史影像的重重融合,跟随剧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重现了当年血火恨泪的艰难岁月,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悲剧缩影,更展示出一幅镇江文化的瑰丽画卷,再现中华大地百年兴衰起伏的沧桑历史。作为该部剧的编剧之一,庐山参与了该剧的拍摄过程。他认为,这部电视剧的视觉性、情感性、时代性和传奇性,将会引人注目。

  “这部剧主要是为了展现西津渡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让‘开放、包容、平安、和谐’的西津渡人的精神传播出去。”庐山说道。在电视剧《西津渡》中,我们可以探寻到西津渡的津渡文化、民居建筑文化以及多元的宗教文化等。据悉,《风雨西津渡》是庐山创作的西津渡系列小说中的第一部,另两部是《天下红船》和《杜秋娘》。

  导演、演员云集的西津渡

  电视剧第一集开场便是一派气势恢宏、颇为壮烈的战争场景,这样大场面的呈现,通常是只在电影中常见。这也难怪,这部电视剧出自国家一级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的吴子牛之手。

  《西津渡》于2009年年底开机,转战在镇江、无锡、乌镇、横店等地拍摄,全剧两万多个镜头,其中约三分之一在镇江拍摄。在《西津渡》开拍之初,吴子牛便说,这部30集的片子“拍出来全是镇江”。当然,作为重要背景的西津渡没有让大家失望,“12天拍下来,每天晚上看回放,我就觉得拍的景特别结实,色调,环境,建筑,包括地面,都很好,比一些影视基地的景要结实。”吴子牛说。

  事实上,西津渡因为非常好的条件,作为影视基地曾先后拍摄了诸如《南京大屠杀》、《天堑·1949》、《潇湘路一号》等影视作品。尤其这两年,这里更是受到不少剧组青睐,2010年6月广西卫视全国首播的《渡江侦察记》、2011年6月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全国首播的《刀锋风乱世情》,以及目前正在拍摄的《帝国密符》、《江湖正道》、《特务037》等都在西津渡取景。

  在吴子牛看来,镇江有着独特的码头文化。它地处江南,又直面江北,南北兼容,风格自成一体,然而,西津渡也有遗憾,“比如说,这次的码头我们都在无锡建的,因为西津渡没有基础啊。”作为常年在拍戏的导演,吴子牛感觉找码头的场景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位于长江边的西津渡,如果建设一个码头,“将来来的剧组会很多”。同时,这也是不错的景点:“岸上可以有茶馆餐馆,租个船可以游江,拍戏时,船在江边聚集,是一个景,现在中国很缺这个,像横店那么大,但是没有水。这儿有水,利用起来,来的人会更多。现在真正的码头很难拍到了。”

  千年古渡奏响重生音符

  《西津渡》的播出,让不少镇江人又想起另一部反映镇江本土文化的电视剧《血色沉香》。尽管题材、背景各有不同,但是两部电视剧拍摄都选取了大量的西津渡场景,从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生文化、地域和文化入手,融入了丰富的地方元素和家乡情感。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历史文化街区是“看得见的历史”,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存,以其整体的景观意象展示着城市的个性风貌,反映着城市的发展脉络,是城市文化特色和魅力最集中的体现。

  西津渡又名金陵渡,唐代诗人张祜的名诗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说的便是这里。而宋朝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这里也写了一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部正在被镇江市民津津乐道的电视剧《西津渡》,投资方是我市的城投集团。镇江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张伟认为,西津渡文化是镇江文化的一部分。投资反映镇江本土文化的电视剧,对于镇江的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宣传,将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

  作为展示镇江名城历史文化的天然轴线,如今的西津渡也在积极保护和科学开发中。随着昭关石塔、救生会、观音洞的修复,蒜山游园的兴建,英领事馆修缮、新博物馆的建设,西津古渡开始凸现鲜明的个性色彩和独特魅力,在国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聊天中,对前些年西津渡不远处的长江码头过早拆掉,张伟也觉得可惜。